「乒砰∼乒砰∼」門外又傳來急促的敲門聲,對街的王老太太又來家門口直嚷嚷,說有人又去偷她拜拜的雞肉,這個月已經發生8次了,我家明明就是吃素的佛教徒,這條街大家都知道王老太太這半年記憶力差、常常懷疑鄰居偷他東西,半夜不睡覺一直大呼小叫,干擾鄰居安寧,在鄰居的怒意驅使之下,王家兒子終於帶王老太太去老年精神科看診,診斷是失智症。並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藥物治療及至社區日照中心參加復健治療,建立規律的生活模式,不再日夜顛倒。
認識失智症
失智症(Dementia)不是只有單純的記憶力的減退,還會有其他認知功能、語言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注意力、抽象思考和空間感等能力減損,同時可能出現類似精神疾病的症狀,包括妄想、幻覺、干擾行為或日夜顛倒等症狀,這些症狀往往嚴重到影響其生活能力與家人、鄰里關係。
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,從輕度的輕微症狀,逐漸進入中度、再進入重度症狀,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,有個別差異,病程可持續10年以上,常常造成患者和家屬身心俱疲,故能瞭解疾病的病程與症狀,可以幫助患者、家屬預做準備,以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。
失智症病程的發展分為三期:
初期: 經常健忘、找不到東西、忘了關爐火或開關,重複問相同問題、買相同物品,忘記或叫錯一些事
物的名稱,對時間的定向感開始有問題,在不熟悉的地方迷失,對個人以往的嗜好或喜愛物品
漸漸缺乏興趣,判斷力減弱,導致干擾工作或家務的完成,日常生活、食衣住行有時需要提醒。
中期: 無法辨認或說出親朋好友的姓名,常常四處遊走,甚至走失,忘記如何完成日常的事務,如穿衣
服或刷牙等,常有妄想、幻覺等行為心理症狀(BPSD),被偷妄想、被害妄想,睡眠障礙或日夜
顛倒,還有混亂、浮躁等黃昏症候群。
晚期: 無法記得任何東西,無法辨認家人,無法了解文字或語言,但對音樂、觸摸、視覺接觸仍有些反
應,吞食食物有困難,無法自己穿衣、洗澡、上廁所,大小便失禁,長期臥床。
失智症如何治療:
一、藥物治療
1.愛憶欣或憶思能貼片等失智症專用藥物:用於輕度和中度失智症;詳細藥效和可能的副作用
請諮詢醫師。
2.思樂康、理思必妥等抗精神病藥物:當患者有幻覺、妄想、攻擊、敵意和不合作等症狀,可
適量使用;詳細藥效和可能的副作用請諮詢醫師。
二、非藥物治療:透過懷舊治療、音樂治療、認知訓練、社會互動技巧訓練等方法,活化生活機能
減緩退化。
三、居家照護方向:提供地中海型飲食、多運動、多與參與活動、多動腦、增加人際社會互動。
四、長照資源:長照專線1966,尋求地方資源,例如專業照顧、輔具與居家環境改善,交通接
送或喘息服務等。
台灣失智症協會: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About/IsntDementia
長照十年計畫2.0 ── 建立我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,佈建綿密照顧網
https://1966.gov.tw/LTC/np-4002-201.html
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://1966.gov.tw/LTC/cp-3641-47785-201.html